广州素有“花城”美誉,然而城区内却少见有介绍花故事、花历史的场馆,各项花事活动如昙花一现。11月7日,广州发布的《广州蓝皮书: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(2019)》中中提出,建设广州花艺博物馆,提高“花城”文化影响力,让广州真正成为世界级别的“花城”。
广州素有“花城”美誉。从清代中叶开始,广州就逐渐形成了迎春花市,年末“行花街”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近年来,广州市政府以“广州过年,花城看花”为主题向国内外宣传广州,并以各类花境装饰城市,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来穗,据统计,2018年的春节黄金周,全市接待市民游客1561.10万人次,广州的春节变成了上千万人为“花”狂欢的节日。
据介绍,截至2018年底,广州列入公园名录的公园有210个,总面积达3567.36公顷,此外还有湿地公园948.66公顷,绿道3500公里。这些都是建设花开满城的园林基础。此外,广州还有湿地公园948.66公顷,3500千米的绿道贯穿全市。而且,广州市各大公园里,春有迎春花会、秋有“羊城菊展”;夏赏荷花睡莲等,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参与花事活动。
《报告》认为,广州目前的花事活动存在一些问题。一方面,缺乏凝炼花城品牌精华的场馆市。花事活动却无稳定的专技人员深入研究、整合花事文化资源,缺乏文化脉络系统梳理和整合,市民和游客不能在短时间集中获取花城历史文化;各类花展缺乏文化渲染,市民游客只能看热闹,领会不了花事的内涵。另一方面,广州花事的生产与加工已从小农作坊向产业发展,规模增大了,精品出少了,花匠流失严重、工艺得不到有效传承。而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,市民得以种花的院落越来越少,逐渐失去种花的环境。
因此,《报告》建议在大力兴建新型“广州花园”的同时,将花城各区历史花艺文物体系从现代建设中“剥离”出来,加以保护和重新建设。
责任编辑: 邱莎莎
相关阅读
2019-12-10 15:09:01
2019-11-21 18:32:57
2019-11-21 15:55:04
2019-11-18 17:10:02
2019-11-15 17:40:32